中國(寧夏)國際葡萄酒文化旅遊博覽會

曾經是神秘的西夏。 如今是神奇的寧夏。 最近,低調務實的寧夏人,悄悄幹了一件驚豔世界的大事兒。 6月9日至11日,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產業大會、第三屆中國(寧夏)國際葡萄酒文化旅遊博覽會在銀川勝利召開。來自4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嘉賓齊聚塞上江南,百餘位專家學者、行業領軍人物、企業家代表濟濟一堂,共品“酒”香、共敘“酒”緣、共商“酒”業。

Mobile image

第三屆中國(寧夏)國際葡萄酒文化旅遊博覽會

天下黃河富寧夏,金川銀川米糧川,現在又添美酒香。

好酒七分種、三分釀,好的氣候稟賦對葡萄酒產業發展至關重要。 寧夏賀蘭山東麓,與法國波爾多處於同一緯度,這裏有著種出好葡萄的先天條件。地處北緯38度左右的賀蘭山東麓,全年日照近3000個小時,年降水量卻只有193毫米左右,晝夜溫差達到10攝氏度到15攝氏度。雖然,這對大多數植物而言可能並不友好,但卻是釀酒葡萄所需的得天獨厚的黃金環境。

Mobile image

2003年,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,被國家地理標誌委員會認證為“葡萄酒國家地理標誌產品”。 賀蘭山東麓的葡萄酒種植面積,從4萬多畝增長到今天的58萬畝,佔據了全國葡萄酒產區的1/4,也是中國最大的釀酒葡萄產區。 在本屆博覽會投資貿易大會上,賀蘭山東麓被授予“釀酒葡萄黃金氣候帶”稱號,成為世界公認的黃金種植地帶之一。

Mobile image

國際酒類大獎賽主席這樣說

寧夏葡萄酒已站到了世界頂端

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酒類大獎賽主席普度安·哈弗在本次國際葡萄酒文化旅遊博覽會上接受專訪時,這樣評價寧夏葡萄酒—— “比利時布魯塞爾大獎賽獲獎率在28到30%,而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獲獎率在40%,足以證明,寧夏的葡萄酒已站在了世界葡萄酒的頂端。”

Mobile image

普度安表示,他來寧夏有10多次,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。作為大獎賽的主席,他說每次參加布魯塞爾大獎賽的葡萄酒樣品都在萬款以上,獲獎率在30%左右。評選都是盲品,當評委品完,謎底揭開後才知道酒來自哪里。經常是來自寧夏的葡萄酒獲獎。他觀察到,近10年來,中國葡萄酒和寧夏葡萄酒的品質在逐漸上升,完全可以與世界優質葡萄酒產區相媲美。 截至目前,寧夏釀酒葡萄種植總面積達58.3萬畝,約占全國釀酒葡萄種植總面積的三分之一,年產葡萄酒1.38億瓶,綜合產值達到342.7億元。其中,“賀蘭山東麓葡萄酒”品牌價值超過300億元人民幣。 如今,越來越多的寧夏葡萄酒品牌走出國門,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,先後有60多家酒莊的葡萄酒在品醇客、布魯塞爾、柏林等國際大賽中斬獲上千個獎項。今年3月,2023柏林葡萄酒大獎賽冬季賽中國區參賽酒款獲獎名單出爐,中國產區共收穫88項大獎,其中的三枚大金獎全部被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摘得,刷新中國葡萄酒紀錄。

好酒出寧夏

當驚世界殊

一瓶好酒的誕生,需要的是歲月的厚積薄發。 寧夏是中國最早種植葡萄並釀造葡萄酒的地區之一。早在唐代,詩人韋蟾便用“賀蘭山下果園成,塞北江南舊有名”,描繪出河套平原的田園風光。 產自寧夏賀蘭山東麓的紫色瓊漿,酒光瀲灩,甘潤馥鬱。數十年的天時地利人和,讓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從最初的寂寂無名,蛻變為讓寧夏對話世界、世界認識寧夏的“紫色名片”。

Mobile image

從1984年結出第一串葡萄、釀出第一瓶葡萄酒,到2023年,寧夏葡萄酒已走過40個春秋。40年間,戈壁荒灘與葡萄美酒、粗糙壯闊與細膩醇厚,在歲月磨礪中彼此雕刻、相互賦能、渾然天成,“綠色”與“紫色”的絕妙搭配寫實了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,成就了譽滿全球、獨一無二的“CP”組合。寧夏“葡萄人”跋涉了40年,一輩子、一件事、一腔熱愛敬夢想,“紫色傳奇”因執著而別具芬芳,醉了世界。 葡萄酒, 如音樂、舞蹈、美術等藝術一樣,無國界之分,是“品鑒即懂”的世界通用語言,更是促進人文交流和心靈相通的重要載體。

Image 1
Image 2
Image 3
Image 1
Image 2
Image 3

“這裏的葡萄酒有自己的靈魂,只有熱愛才能生產出這麼好的葡萄酒。” “中國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葡萄酒進出口國家之一,只是時間問題。” “寧夏葡萄酒終將成為世界葡萄酒版圖上一個閃亮的座標。”

Mobile image

“香氣撲鼻而不惱人,酒體滿足而不浮誇,酒精溫暖而不辣口,單寧柔順而不幹澀,糖分適中而不死甜,酸度明亮而不張揚;價格很親民,品質完全媲美甚至好過進口葡萄酒。”

Mobile image

風正帆懸,乾杯未來。 作為中國最大的釀酒葡萄集中連片產區,有著“葡萄酒之都”和“全球葡萄酒旅遊目的地”稱號的寧夏,一切就緒,準備在葡萄酒產業發展中,乘勢而上、逐夢而行。

Mobile image

寧夏,幹的漂亮!